I do not always understand movies, and even don't know music. But I wanna write...

Tuesday, August 30, 2005

Barbirolli conducts Mahler

Mahler:Symphony No.4
Berlioz:Le Corsaire Overture
Heather Harper
BBC Symphony Orchestra
Sir John Barbirolli
(Live Recording 3/1/1967)
BBCL 4014-2


這是1967年布拉格的現場錄音。西方樂團到鐵幕後演出的機會應當不多,令人惋惜應該是一年後捷克便發生布拉格之春事件(剛巧現在也在看昆德拉)。我不知道這件政治悲劇與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有多少關係,對冷戰我的認識始終不深。

巴比洛利爵士走入studio的馬勒錄音只得第五,六和九號交響曲,全部均是EMI的名盤。近年BBC Legends和Testament陸續發掘了他指揮的其他馬勒錄音,應該是樂迷的佳音。馬勒的交響曲中巴比洛利只未演過第八,現存的錄音裡仍尚欠第一,但其他均已有唱片出版。

他的馬勒第四也算不錯,但算不上很優秀。似乎第四是首很難演繹的作品,沒有多少個認真討人歡喜的演出和錄音,例如卡拉揚的版本(DG)便是個災難性錄音,沒有一秒可取之處,要捕捉樂曲的輕盈感覺不是人人做到的事。反而另外收錄的海盜序曲是一流的演出。

Sunday, August 28, 2005

Barenboim Mahler

Mahler:Das Lied von der Erde
Waltraud Meier, Siefried Jerusalem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Daniel Barenboim
(Live recording, 4-5/1991)
Erato 2292-45624-2


儘管留聲機雜誌把這錄音形容為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甚至與茲奧連尼,約琴和布列茲等版本相提並論。但我可不認同。巴倫邦偏向柔弱的風格不合我口味,只要聽過第一段的開頭就知道這不是力量型的演出。我亦從未聽過這樣無力的馬勒,和大地之歌,我會形容他為一個未食飯的演出。難怪留聲機形容耶路撒冷(好特別的名字!)可以從容自如應付,因為無須與樂團鬥大聲!

我聽慣的馬勒是伯恩斯坦,凱亭,蘇堤,坦斯特等等混身是勁,而又感情豐富的演繹(伯恩斯坦簡直是激情),巴倫邦的「病態」演出很難得聽到(他也不常指馬勒),所以要承認這不是我鐘情的馬勒style。芝加哥交響樂團可以好「爆」,但巴邦倫不要這種演出。不過馬勒作此曲時又的確是病魔纏身,樂曲又根本是以死亡做主題,巴倫邦的風格可以說是貼題罷?!

Wednesday, August 17, 2005

Legendary conductors

Strauss:Don Juan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first movement
Wagner:Magic Fire Spell
Beethoven: Konig Stephan Overture,Symphony No.3 'Eroica'
Berlin Opera Orchestra
Richard Strauss, Oskar Fried
Columbia Symphony(New York)
Felix von Weingartner
(1929, 23/3/1914, 1925, 7/1924)
Arbiter 140

聽他是為了興趣,沒有其他,因為以音樂論我接近聽不出什麼。三個二十年代和兩段1914年的錄音,史特勞斯指揮自己的唐璜,好像是EMI那個版本?!這也是唱片裡唯一曾以CD形式發行的錄音。第二三段是Weingartner哥倫比亞錄音,其中悲愴只得第一樂章的八十九至一百六十小節,有這樣奇怪的片段應有兩個可能,一是當時唱碟容量大概只得四五分鐘,所以只夠錄下這一段;或columbia當年根本錄了整首悲愴(就算雙面唱碟也要五隻碟才夠收錄整首交響曲,難怪說世紀初買貝多芬整套交響曲要call貨車!),但經過接近百百年後得以保存下來只得這一面,所以便無頭無尾。

三位「傳奇指揮」我最有興趣是Oskar Fried,以前從未聽過他大名。他是馬勒的好友,也是新音樂的支持者,敢於在世紀初把史達拉汶斯基的春之祭和貝多芬第九編在同一場音樂會裡(或者是荀伯克和貝多芬,當年史斯拉汶斯基的音樂還算很「前衛」)。不過不知何解二戰前他突然遠赴前蘇聯定居,而且1941年的死更被內文作者指十分可疑。這裡的英雄交響曲和史提芬皇序曲說真的我無心機聽,錄音意料之內地差勁。

Barbirolli conducts Tchaikovsky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Pathetique"
Marche Slave
Andante cantabile
Halle Orchestra
Sir John Barbirolli
(20/8/1958, 12/1958, 11/8/1957)
Disky BX 704062


我本以為巴比洛利的柴可夫斯基應該不錯,可惜我錯了。他演繹的馬勒艾爾加都十分好,柴可夫斯基更應是easy job,但結果這是個較粗糙的悲愴交響曲,樂句不太流暢。錄音也不太好。

斯拉夫進行曲的演出亦很一般,中間exposition一段更刪掉了,整體而言哈萊樂團的銅管最硬邦邦,聲音如鐵一般硬而乾,聽起來很乏味,不知與錄音效果有沒有關係。Andante cantabile我不喜歡,是柴記最拿手的大旋律式作品,這裡弦樂音色又太「油」(我真不知該怎形容),很不是味道。可能我對這CD抱太大期望,得到的感覺只是平平。

stokowski Tchaikosvky Mussorgsky

Tchaikovsky:Symphony No.5
Mussorgsky: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ch. Stokowski)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Leopold Stokowski
(9/1966, 9/1965)
Decca 468 708-2



史托高夫斯基的錄音不常聽,所以只聞其跨張之名而未認真見識過。這張CD是展現史老風格的示範作。他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不算很標奇立異,但由頭至尾的撥弦和木管聲音的確很跨張,極其突出和響亮,聽慣一般演釋的人可能會被嚇一跳。刺激性十足,但嫌樂句並不流暢,我還是愛如歌性的柴可夫斯基。

史托高夫斯基親手改編穆索斯基的圖畫展覽會才是唱片賣點所在。當時已有拉威爾的珠玉在前,史氏此舉並非刻意標奇立異(雖則這是他性格!),而是庫塞域斯基擁有拉威爾版的獨家演奏權,所以他才另起爐灶,自己改編一個新版本。這個史氏改編版「眾望所歸」地極其跨張,客觀點倒應稱讚他夠創新。Tuileries,Limoges等幾段乾脆被他刪去。一開始的漫步還算「正常」,但隨後銅管和木管明顯主導了樂曲,甚至霸道得近乎走火入魔,效果恐佈嚇人。第二次的漫步最後竟然是顫音;牛車沿用穆索斯基原來由最大(fff)至細(ppp)的音量安排,但速度太快,牛車變了馬車;巴巴阿卡音響效果極嚇人;最後的基輔大城門中間有一段慢而靜的弦樂合奏,與前後格格不入,也是全曲唯一讓弦樂發威的片段。總之聽完後,你會好想靜一靜。

P.S.我聽的不是這張Phase Four錄音,而是Decca的日本版。

Monday, August 08, 2005

鄧泰山

一篇好精彩的專訪...

http://www.joyaudio.idv.tw/forum/topic.asp?TOPIC_ID=15&whichpage=6#top

有李雲迪
很多人才知道有蕭邦鋼琴大賽這回事
但早在廿年前已有一名亞洲人率先取下這大賽的冠軍
那就是來自越南的鄧泰山(Dang Thai Son)
這篇專訪交代了他在越戰的天空下怎學琴,他與Pogorelich(香港譯作普哥列治)的關係,他在前蘇聯學習的經歷和隱約對上屆蕭邦比賽的評論(暗指李雲迪無料到!)...
很是好看

Saturday, August 06, 2005

Gielen conducts Mahler

Mahler:Symphony No.4
Schreker:Prelude to a Drama
Christine Whittlesey, Wolfgang Hock
SWR Sinfoniorchester Baden-Baden und Friburg
Michael Gielen
(23-26/2/1988)
Hanssler Classic CD 93.046



馬勒第四曾經是我最愛的作品。基倫的演繹出乎意料很不錯,不拖離帶水,感覺輕盈,馬勒第四要的便是這種感覺。這演出讓我想起我最愛的版本,坦斯特(LPO/Popp/EMI)的錄音。不過與坦斯特還是有段距離,樂句始終不夠流暢,而動態亦嫌偏細。

不過最大敗筆應該是女高音Whittlesay,聲音硬,又不夠圓潤,聽起來很不順耳。與坦斯特版的Lucia Popp差遠了,Popp的聲音是近乎完美無瑕。巴登巴登及費賴堡西南部電台交響樂團(好長的名字!)水準不錯,只是弦樂部分聲音不夠響,而首席小提琴的獨奏只是平平。整體上是一個值得聽的馬勒第四。

CD另外的樂曲是出自與馬勒同期的德國作曲家Franz Schreker(1878-1934)的手筆。他應該已被遺忘了。這首戲劇序曲有不錯的旋律,但你不會從中找到任何新事物。

Friday, August 05, 2005

Wings of Song James Galway

Works by Ravel, Satie, Rodrigo,
Faure, Wagner, Dvorak, Bellini etc.
James Galway,
Jeanne Galway, Moray Welsh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Klauspeter Seibel
(6/2004)
DG 00289 477 5085



又來了。又來一張把各式各樣著名樂章肆意改編的雜錦精選碟,主角是占士高威。無法不令我想起另一張差不多的唱片,翻版高威的帕胡特(他和高威一樣擔任過柏林樂團的首席長笛,之後又雜團展開獨奏事業),不過那張碟是長笛和豎琴的合奏,這裡卻用上了倫敦交響樂團。而且改編的樂曲包羅萬有,拉威爾薩替到盧迪高,多個歌劇選段(Casta Diva!),甚至是華格納的Wesendonck-Lieder!

可惜不是所有樂曲都適宜改編。例如著名的阿蘭古斯協奏曲的慢版,用長笛演奏等於自暴其短,因為長笛的音色變化無法跟結他相比,如缺少了撥弦整首樂曲便乏然得多。而且改編後仍然要結他做伴奏,那麼改編來意義可在?等於把一支長笛加在既有樂章上。又像Casta Diva,做不出人聲vibrato的長笛只能夠在中段吹斷音,與原曲失色不少。這些不是因應長笛的特色而創作的作品改編效果認真麻麻。如果你追求的只是聽一些悠閒的樂段,那例不是問題。

唱片竟是由DG出版,而不是我們熟悉的RCA/BMG!因為高威與RCA合作多年,「轉會」的個中因由我是從一本內地古典音樂雜誌中高威的專訪獲悉。那雜誌除文章太多的形容詞,很累贅之餘(十句話基本上縮至兩三句毫無問題),其他方面俱很不錯。香港除Hifi音響音樂版外,根本沒有對手,而且訪港音樂家的專訪絕無僅有,唯有看看簡體字罷。

Last but not the least,別看漏眼,內頁裡寫明唱片是高威獻給他的朋友Anthony Camden。甘閔霆是前任倫敦交響樂團的首席雙簧管及經理,當然香港藝術界(不是一般人)對他熟悉,他是前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系系主任。黑心的我看到這個delication,不期然想到:佢係咪死左?!

Thursday, August 04, 2005

Hans Rosbaud The Complete Recording on DG

CD1 Mozart:Violin Concerto No.4
Haydn:Symphony Nos.92 "Oxford" & 104 "London"
Wolfgang Schneiderhan, Berliner Phiharmoniker
(14&15/3/1956, 18&19/3/1957, 19-21/3/1956)

CD2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5 "Emperor"
Rachmaninov:Piano Concerto No.2
Robert Casadesus,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Julian von Karolyi, Munchner Philharmoniker
(3-4/1/1961, 7/5/1948)

CD3 Sibelius:Finlandia, Valse triste,
The Swan of Tuonela, Festivo,
Karelia Suite, Tapiola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3-6/11/1954, 13-16/3/1957)

CD4 Blacher:Concertante Musik,Piano Concerto No.2
Stravinsky:Petrouchka
Gerty Herzog,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Luctor Ronse,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16-17/3/1956, 3-9/11/1955, 4-5/7/1962)

CD5 Berg:Three Pieces for Orchestra
Schoenberg:Six Pieces for Orchestra
Stravinsky:Agon
SWF Symphony Orchestra Baden-Baden
(8/10/1957)
DG 477 089-2

這套boxset是德國指揮家Hans Rosbaud的所謂DG所有錄音,其實裡頭的錄音分別是來自DG, Philips和Westminister三間公司。

Rosbaud是新音樂的忠實Fans,也是當年其中一位熱愛前衛曲目的指揮,我們大可從這套錄音的曲目窺看得到。五十年代已經指揮貝爾格,魏本和史達拉汶斯基的錄音。唱片內文更指他更曾梅湘和年輕的布烈茲的作品作世界首演,另外的包括巴托的第二鋼琴協奏曲(獨奏者正是作品家本人),史達拉汶斯基的詩篇交響曲,亨特密特的銅管和弦樂協奏曲和荀伯克的Moses and Aron等等。不過boxset裡面還包括貝多芬海頓莫扎特的傳統德奧曲目,可見他音樂範疇之廣。

現在德國表現主義的音樂仍是相當冷門。我們都會清楚誰是荀伯克,但對他的音樂可能依舊敬而遠之,更諻論是五十多年前。這兩首作品我都是首次聽到(近來多聽了魏本),很難說任何東西。史達拉汶斯基的Agon也是第一次聽,這是他較冷門的芭蕾作品,會否也是作給尼甘斯基?!另外唱片收錄了史特拉汶斯基熱門不過的彼得羅什卡,這是一個偏快的版本,錄音算不錯。CD更包括早已被人遺忘的二十世紀作品家Blacher的兩首作品,以樂曲來說不是前衛,有點像普羅哥菲夫。兩首樂曲旋律都算動聽,不難入口,但現在沒有人記得他是誰。我亦不知道這位仁兄是德國人定俄國人。

西貝流士應是Rosbaud最著名的錄音。這張碟曾以Originals發行,也可能是這boxset中唯一試過以CD形式發行的錄音。Rosbaud的西貝流士很不錯,Valse triste和卡力拉組曲尤其好,樂句充滿彈性生氣,而且木管水準一流,非常適合西貝流士的style。

莫扎特和海頓我接近不認識,不想多談。但舒尼特漢的莫扎特第四音色很美。另外的兩首協奏曲錄音,貝多芬帝皇的獨奏者是卡沙達舒,頗驚奇。拉克曼尼諾夫第二熟得不能再熟,這或者是這協奏曲在歐洲早期少有的錄音?!五十年代之前拉氏第二的商業錄音好像都只在美國。此錄音效果較差,木管聲音幾不可辨,像失了聲一樣。

P.S. 我想知道Blacher多一點,可惜想查Grove Music Dictionary時才驚覺原本免費的online resources已推出收費計劃,而且毫不便宜!!一年要194磅!!灰死...

Abbado Ugorski Mussorgsky

Mussorgsky: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Original piano version and Ravel orchestralization)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laudio Abbado
Anatol Ugorski
(5&9/1993, 7&10/1991)
DG 474 087-2



近日不時聽阿巴杜,今次是圖畫展?會。原裝德版CD是包括穆索斯基的合唱作品,但日版卻改配了鳥戈斯基的鋼琴版。圖畫展?會聽得太多了,除非是很突出,或者有「新意」(例如那個史托高夫斯基的改編版)的演繹,否則無可避免覺得乏然無味。阿巴杜的演出也逃不過這命運,我只覺很平平無奇。

反而鳥戈斯基的鋼琴版更可堪回味,每下按鍵都鏗鏘有力。而且玩得幾盡,例如古堡和基輔大城門都是超慢的演出。說真現在寧願聽原來的鋼琴版多於拉威爾的管弦樂版。不得不佩服穆索斯基,十多首樂章組成的組曲可以把鋼琴的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演奏得好,可以變出無窮的色彩!甚至連管弦樂的震撼性都有所不如。當然拉威爾的配器是一流,也令這套組曲無人不知。不過一直覺得有點怪的是,穆索斯基的音樂經常被樂評及學者形容為粗獷,但最後幫這套作品配器的竟然是有史以來最精細的作曲家,甚至被人諷刺為「瑞士鐘錶匠」的拉威爾。只能說是不可思議。

還有不得不提的題外話。那個史托高夫斯基改編版的誕生,不是他有意標奇立異(雖然這是他性格),而實情當年是庫塞域斯基委託拉威爾配器樂曲,更自此包攬此改編版的獨家演奏權,其他指揮家都不得沾手。史托高夫斯基有見及此,唯有自己動筆配器,好讓他能夠站在指揮台過一過癮。沒有聽過這版本應該聽聽,一個肆意使用銅管的改編版。可能聽罷會覺得吃不消,但定必帶來久違了的新意。

Monday, August 01, 2005

Gergiev Shostakovich

Shostakovich:Symphony No.5 & 9
Kirov Orchestra, Mariinsky Theatre, St. Petersburg
Valery Gergiev
(Live Recording 30/6/2002, 14-18/2002)
Philips 475 065-2



格杰夫終於替Philips貫錄全套蕭斯塔高維契交響曲。這大概是遲早的事,不但因為格杰夫是近代最出色的俄國指揮,也因大部分有名的俄國作品已經錄得七七六六,怎說都該輪到蕭斯塔高維契。

蕭氏十五首交響曲中,我較愛的是第七(列寧格勒),第十一(1905年)和頗冷門的第六。第五是最有名的一首,錄音版本特別多,但當中真正稱得上難忘或感人的演繹則少之又少。交響曲的悲劇性和壓迫感的確不易營造。格杰夫的版本也不能令我滿足,雖然樂團演奏水平的確一流(Kirov的水準大概是歐洲頂級),不過總覺得缺少應有的壓迫感,或者像欠更深層次的感觸,澎湃樂句的背後是空白一片。如果演奏能更激烈一點,特別是最後的樂章,效果會完全不同,始終那是「被人用槍指著背後,命令你的任務就是歡樂」的一首作品。

話說回頭,雖則我很樂於看見這張唱片,但我想格杰夫無免太專注於俄羅斯音樂罷。記憶中他為Philips錄下的唱片差不多全部都是俄國的音樂,由葛令卡柴可夫斯基至史達拉汶斯基,無所不包,這是他的意思定唱片公司的主意?!是否一定要把他塑造成天下無雙的俄羅音樂權威??我想聽格杰夫演釋的德法作品,更正確的說法是非俄國作品,但似乎除聽現場外(他當年來港便指了馬勒第二),要聽唱片的希望似乎無法如願。音樂家專注某範疇是無可厚非,但是否要專心一意到這地步?!

P.S.我記得格杰夫的非俄羅音樂錄音好像只得幻想交響曲和威爾第的命運的力量。不過命運的力量亦與俄國有關聯,因為他的首演在聖彼德堡,而負責的歌劇院和樂團也正是這間馬林斯基劇院和基洛夫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