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 not always understand movies, and even don't know music. But I wanna write...

Saturday, July 30, 2005

Monteux Tchaikosky


Tchaikovsky:Symphony No.4
Strauss:Tod und Berklarung
(28/1/1959, 23/1/1960)
RCA 74321-97280-2





Tchaikovsky:Symphony No.5
Wagner:Siegfried Idyll
(8/1/1958, 24/1/1960)
RCA 74321-97281-2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Pathetique"
Debussy:Nocturnes
(26/1/1955, 15/8/1955)
RCA 74321-97282-2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San Francisco Symphony orchestra
Pierre Monteux

又找來三隻日版Living Stereo,是和蒙殊同期的另一位法國大指揮蒙杜的柴可夫斯基最後三首交響曲。我不清楚美版有沒有以Living Stereo的形式發行,只知差不多十年前曾出版Pierre Monteux Edition,一套封面及包裝都十分求其的蒙杜全集。這三首交響曲收錄在兩張CD裡。不過我總嫌這編排不當,因為不免未能一氣呵成欣賞其中一首,而十居其九也是第五。日版的Living Stereo不但包裝好得多,而且分開三隻CD發行,可觀性大增。

蒙杜及蒙殊都曾執掌波士頓交響樂團。蒙杜領導樂團是二十年的事,經過後任庫塞域斯基後才到蒙殊的年代。柴可夫斯基交響曲不難演,而不少的演繹都像差不多,蒙杜的也是一樣。當中第五的演出較佳,很有衝擊力,慢版及舞曲樂章亦很優美。其實聽過這三首交響曲多個不同的版本,都不能隨口說個印象比較深,除了伯恩斯坦那個慢版接近廿十分鐘的悲愴,或是崔列比德祺的第五及第六。

漏提了這三張唱片還分別包括史特勞斯的死與變容,華格納的齊格菲牧歌及德布西的夜曲。

Friday, July 29, 2005

Munch conducts Berlioz

Berlioz:Symphonie Fantastique,
Overture Le carnaval Romain,
Overture Le Corsaire,
Scherzo La reine Mab (from Romeo and Juliette)
(14&15/11/1954, 1/12/1958, 23/4/1961)
RCA 74321-97283-2

Harold in Italie,
Beatrice et Benedict Overture,
Benvenuto Cellini Overture,
Les Troyens: Chasse royale et orage
(31/3/1958, 1/12/1958, 6/4/1959)
RCA 74321-97284-2

William Primrose
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Charles Munch


接連聽了兩張蒙殊指揮的白遼士,應該是相當有名的錄音。不過除幻想交響曲外,我接近未聽過其他曲目,連應當熱門的羅馬狂歡節序曲都未曾細心欣賞,看來我實在太「偏食」了,可以聽盡馬勒蕭斯塔高維契的交響曲時,卻仍刻意冷待莫扎特海頓,甚至貝多芬。白遼士也是被我忽略的作曲家,幻想交響曲的版本聽過的亦不多。

幻想交響曲的演出很不錯,特別最後樂章刺激得很,白遼士很適宜用搶版。反而不太滿意的是第四樂章,我較喜愛快速的處理,還有第一段的主題要repeat。第一次聽哈羅在意大利,或許是最有名的中提琴作品,中提琴的琴音的確非常悅耳,如果稍覺小提琴的聲音太刺耳的話,聽中提琴應該是更好的選擇,但無論樂曲及市面唱片的選擇都不多,很不幸。

幻想雖然是1954年的錄音,Living Stereo的音響很不錯。另外,蒙殊的法國音樂錄音很多,自己也有一張EMI的拉威爾和賀力加(全因賀力加第二,非拉威爾而買的),但希望唱片公司可以reissue他指揮的德國音樂,如布拉姆斯,除偶爾見過的日本版,他的其他曲目像一直被忽略。

Sunday, July 24, 2005

Temirkanov Spivakov Sibelius

Sibelius:Violin Concerto
Symphony No.2
Vladimir Spivakov
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Yuri Temirkanov
(10/11/1992, 17/1/1995)
RCA 09026-61701-2


以曲目計,這CD的確相當吸引。西貝流士的小提琴協奏曲和第二交響曲,兩首我都愛得要死的樂曲。史柏華高夫的演出不錯,挑不出任何我不喜歡的地方。但總像久缺什麼。

我一直不太欣賞塔米根諾夫的演奏,這張唱片倒算不錯,但樂團仍可以無神無氣,甚至是生硬。而且他把樂團的聲音壓得很沉,久缺動態(特別是木管),整個演奏太柔。不知是否錄音的問題,整隻碟的音樂都像矇矇矓矓,各聲部毫不清晰,像濃霧裡頭聽音樂一樣,而且CD音響很細,或者這樣就像西貝流士?!

Friday, July 22, 2005

Music of George Antheil

Antheil:Printemps I&II, Fighting the Waves, Ballet mecanique,
A Jazz Symphony, Lithuanian Night,
Concerto for Chamber Orchestra, Violin Sonata No.1, Jazz Sonata
Ensemble Modern, HK Gruber
(29-30/4/1995, 27-30/6/1994, 20-23/12/1994)
RCA 09026-68066-2


George Antheil,一個從來未聽聞過的名字,其實他是二十世紀初的美國作曲家。他的一生算充滿傳奇性。廿歲左右便橫渡大西洋,在巴黎沙龍裡當鋼琴手,並結識了海明威,喬伊斯,薩替,Cocteau,畢加索等日後家傳戶曉的年青人。二戰前回美到荷李活作電影配樂。他寫過四本書,包括一本自傳,一本關於犯罪學,另一本有關謀殺,還有一本主題更怪,是推測二次大戰的軍事策略,無一和音樂有關!!他甚至嘗試設計魚雷,並替自己的發明申請到專利(!!)...

這裡收錄主要是他廿多歲創作的室樂作品,當中可見這位作曲家的多面性,既有史達拉汶斯基的影子,有些作品亦受法國六人組(個人意見)的影響,另外開宗明義的A Jazz Symphony和Jazz Sonata所受的影響則明顯不過。Ballet mecanique當中穿插哨子聲令我想起薩替的巡遊。想發掘冷門音樂,這CD是不錯的選擇。

Thursday, July 21, 2005

頭文字D


















頭文字D Initial D
20/7/2005 4:00pm GH荷李活4院
劉偉強/麥兆輝 周杰倫/黃秋生/杜汶澤/陳冠希/鈴木杏 香港 2005 109mins

《頭文字D 》不能不令我想起《流星花園》,同樣把日本漫畫搬上另一種語言的舞台。不過我們製作出來的場景更顯混雜。當我看到《流星花園》所有角色照用花澤類,杉菜等日文名,但他們明明是中國面孔,又在說普通話,只覺得很啼笑皆非,也被這個跨國界的場景弄得混淆。

怎知《頭文字D 》這種去地域性的決心更徹底:沿用日文名又大講廣東話,遠赴日本取景,而香港,台灣,和日本演員又夾雜其中,究竟我在看什麼?!眼前是世界的那個角落?!不少人說香港電影應以亞洲為定位,「香港電影」的出路就是蛻變成跨國界的「亞洲電影」。的確《頭文字D 》便率先拋棄香港的軀殼,成就了一齣完全沒有香港影子的「港產片」。這種方向如果是生存的唯一出路,我看不出這究竟是否出路可言。

以商業片角度,劇本已算合格,也不理會他其實像MV多過電影。劉偉強最擅長的hand-held camera和自然光都沒有用上,反而大量使用搖鏡(其實也是他的專長)。配音是一大敗筆,看一齣配音極差的電影最難令人投入,不要說鈴木杏為首的一班日本演員根本無可能配得好,連周杰倫的配音也無法夾口型,真要命。還有鈴木杏的廣東配音極差,扮溫柔的程度過分得難以忍受。

周杰倫還是唱歌好了,說演技那裡看得出?!不過如果繼續飾演都是這種木獨的角色,問題倒不大。

Baroque Concert

Works by Handel, Pachelbel, Albinoni,
Bach, Purcell, Corelli, Vivaldi
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
(4/1989, 12/1990)
DG 457 250-2





一向很愛聽巴洛克精選碟。一來想聽的巴洛克都是那幾首名作,精選碟大部分也能一網打盡;二來其實我不太鐘意巴洛克音樂,有時覺得作品本身幾相似(例如韋華第的幾百首協奏曲),因此懶得聽精選碟算數。另外,或者是更主要的原因,是聽巴洛克音樂主要是為了relax或者refresh自己,所以根本不需理會曲目內容,隨手放一隻在hifi裡頭都達到此目的。

如果要讓自己抖抖氣,這日版CD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因為最著名的曲目都通通選齊了。而且日版比原裝德國版更多收錄了一年前錄音的water music及Royal fireworks music選段,單以份量計算,此CD已屬非常抵聽。


可能近來聽慣古樂團「原汁原味」的演出,總覺奧菲斯室樂團的現代感很強。弦樂的聲音很厚,古鍵琴不太響,與period instrument的清新及涼快(這形容詞有點怪)有所分別。全碟曲目都採用輕快的速度,例如巴海貝爾的卡農只是四分多,阿賓朗尼的慢版更只有7:19!!與卡拉揚十一分鐘的演繹根本是兩個世界,更諻論那個是full orchestra的震撼版本。對我這種只當巴洛克音樂是用來relax及消暑(!!)的人,這碟已足夠有餘。

Petri Vivaldi Sammartini

Vivaldi:Concertos, op.10
Sammartini:Concerto in F
Michala Petri
Moscow Virtuosi, Vladimir Spivakov
(18-21/6/1995)
RCA 09026-68543-2




此CD收錄了韋華第和另一名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薩馬天尼的協奏曲。這七首協奏曲雖名為recorder concerto,但我不敢肯定他們是否譯作「牧童笛」協奏曲,因為自己對牧童笛的印象仍停留於小學生學習的米白色樂器,始終像難登大雅之堂。不過這七首協奏曲採用了包括sopranino(不懂譯),高音及低音牧童笛,可見她不是我所想的小朋友樂器那末簡單。

Petri是當今最著名的recorder演奏家(另外一位應該是已封笛的Bruggen,他已變了指揮家,上年藝術節便指揮整套貝多芬交響曲)。韋華第的六首協奏曲,不少樂句都似曾相識,例如第五首的第一樂首的主旋律與四季何其相似。CD內文都指他喜歡借用自己的旋律再加以變化。我對巴洛克音樂沒有認識,聽這張CD都是為了聽recorder的聲音。

Klemperer conducts Mahler Second

Otto Klemperer Discoveries Vol1
Mahler:Symphony No.2 "Resurrection"
Valda Bagnall, Florence Taylor, Hurlstone Chroal Society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Otto Klemperer
(Live recording 23&25/9/1950)
Doremi DHR-7759



我發覺我的忍受能力頗強的,就算錄音幾差的Historic Recording/Private Recording我都照聽可也。這張1950年的馬勒第二錄音質素差得無倫。不但沙沙聲貫穿整隻CD,音量可以時大時細,例如第一樂章中後段聲音逐漸變細,到後來幾個樂章又大聲起來,甚至左右兩邊音量都能有分別。第一樂章中間更有兩個音突然消失,聽該是母帶的dropout所致。

不過除了以上的問題,這碟非常值得一聽,特別是一眾的Mahlerian。這個克倫佩勒悉尼的現場演出是有史以來最快的復活交響曲,全曲只花了67分鐘!!這個絕對可稱得上驚人的速度還是由這位Kapellmeister的代表人物所做出,所以當我看到這張唱片時都嚇了一嚇,連出名急而快的蘇堤爵士都及不上這個速度(托斯卡尼尼和萊納可以有這急速,但他們幾乎不指揮馬勒)。正常的馬勒第二起碼也要七十八九分鐘。

而更有趣是克倫佩勒二十一年後最後一個馬勒第二的錄音(New Philharmonia)卻是最慢的演奏,竟用上98:50!!廿年間他的演出居然差了二十分鐘!!我未聽過那個「超慢」的演出(第五樂章竟然要41:23),只聽過克倫佩勒1965年的第二,那倒是個「正常」的演出(EMI/SOBR/78mins)。

如此快的演出,刺激性絕對不缺少,算是適合喜愛快速演奏的年青聽眾(指自己)。不過最後一個樂章似乎應適當地放慢速度,尤其是審判日後,到最後復活的主題減慢一點會更好。第一樂章的撥弦像刪掉了,最後一個樂章有一大段銅管也完全聽不到(根本沒有演奏?!),聲音都不太穩定(想走音?!),而兩位獨唱及最後的大合唱是英文而非原裝德文,聽上去感覺怪怪的(我很難明那些Opera in English,聽慣意大利文卻變了英文,很難頂)。整體而言這是愛馬勒的人必聽的錄音。

迷失天使城


















迷失天使城 Land of Plenty
19/7/2005 5:40pm 百老匯電影中心1院
溫達斯 Michelle Williams/John Diehl 美國 2004 123mins

我不能說喜歡溫達斯這齣新作,他沒有像《德洲巴黎》或《樂滿夏灣那》一?給我難以忘懷,甚至久久不能平復的印象和感覺。有人說溫達斯已退步,我不敢下判斷,因為怎說他也是我最愛的導演,但這齣戲感染力有所不及卻是事實。

影片未能深深打動我,可能與製作時間和成本有關(好像找些理由為溫達斯開脫)。《迷》以DV拍攝,據說花上十六天便拍畢,甚至由動筆寫劇本計起,都只花了四十日。成本也不過是一百萬美元。這明顯不是溫達斯極具野心之作,他只覺得有話想說,所以便順手拈來寫篇散文。

《迷》開宗明義談及911,應該是溫達斯最政治性的電影,但他不是Michael Moore,不會揭斯底里高呼美國政府及保守派的不是,只是透過普通人去訴說自己的觀點。電影由頭至尾充滿對美國現況的諷刺及無聲的批評,他帶我們看的是個破落、貧窮和混亂的「天使城」(洛杉磯),灰暗的色調裡是沒有生氣和希望的美國。當然電影最中心主題是911後美國的變質,一名少女和她的舅父就像左右派,或者是保守派與反戰陣型的對比。那位舅父,不肯承認越戰的慌忙撤退;對阿拉伯人抱懷疑甚至敵視的態度;每天都惟恐再受恐佈襲擊,所以無時無刻處於不能自拔的緊張,這便是911後美國人的縮影。把黑白,正義,自由等等東西都扭曲了,反觀他的外甥女,出生後從未待在美國,歸家後才發覺美國不是想像中繁榮,她也不明白舅父的舉動,只知巴勒斯坦人會因911而歡呼.....溫達斯安排得更諷刺是他滿以為發現恐佈份子的大陰謀,原來是自己的杯弓蛇影,那不是美國攻打伊拉克的其中一個原因嗎?!她更是從巴勒斯坦回來(我還一直以為她是猶太人),那不正是911發生的背後最大原因?!

電影的訊息很反美,但溫達斯其實自少受美國文化影響。他剛好在戰後的德國美佔區出生(1945年8月杜塞爾多夫),愛看美國電影,迷戀美國的音樂(如爵士樂),所以暗地裡他是親美的。否則電影的結局不會是親情感染了那位舅父,始終溫達斯對美國的未來還是抱有希望。對美國的批評還是流有餘地,不過,這會否過於樂觀?!

不看其他影評,我也記不起溫達斯喜歡以一個地方作為電影的場景。德州、柏林、里斯本、夏灣那他都帶我們一一去過,但這次為什麼是洛杉磯?是因為洛杉磯被喻為加州右派的重鎮(希望我的認知沒錯)?!

電影中不難看得出溫達斯的影子:公路,一望無際的沙漠,渺無人煙的荒漠城鎮(這太像德州巴黎了),對傳媒的批評(例如每天打開報紙要選擇的是看那篇謊言,和那無法轉台,只可看布殊宣戰這論的女人),還有動聽的音樂。這些都太熟悉了。

P.S. West Band不是該譯作西岸,甚至是約旦河西岸嗎?!為何會譯了個「西堤」出來,恐怕這算是頗嚴重的誤譯吧~

Sunday, July 17, 2005

Brahms Haitink

Brahms:Symphony No.1; Tragic Overtur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Bernard Haitink
(21-22/5/2003, 17-18/5/2003)
LSO Live LSO0045




這應該是凱亭第三套布拉姆斯cycle。第一交響曲的演出四平八穩,沒太大特別。不過我較喜歡伯恩斯坦DG的現場錄音,真的給人暴風雨後(指第一樂章)曙光初現的感覺。雖然該演出被留聲機樂評狠批,尤其是第四樂章的開頭及中間弦樂所奏的主題太慢,但我倒覺得慢得十分好!!

至於悲劇序曲像突然換了另一個style,凱亭的演奏速度慢,與第一輕快的對比很大。不過這樣顯然太慢,欠缺這序曲該有的衝擊力,也帶不出真正的悲劇性。

荒失失奇兵

荒失失奇兵 Madagascar
15/7/2005 9:30pm UA德福1 院

當一年前我在戲院看Finding Nemo睡著了以後,我清楚知道新一代荷李活的卡通很難再給我任何驚喜和興奮。當然CG的電腦效果不能不令我大開眼界,但再真實的電腦效果都沒有用,劇情開始趨向公式化才是問題所在。幾年前第一次看Toys Story時的確令我驚為天人,除了像真度高得無話可說外,還有有趣的故事和計算準確的笑位,看得人賞心悅目。三四年前的史力加又令我感到迪士尼終於有對手了,Dreamworks的出現挑戰迪士尼卡通的龍頭地位,這封戰書使我覺得好戲在後頭,有競爭一定有進步。不過這願望落空了,兩間公司的卡通再玩不出任何新意,而夢工場更像後勁不繼,未能對迪士尼構成真正的威脅。

這套《馬達加斯加》(哈!)野心顯然較史力加少得多,只是無無聊聊的一個故事,不但沒有諷刺性,也久缺花多眼亂的故事內容,總之故事的主線太簡單,四隻會講人話的動物跑跳走幾下故事便完結了。很沒趣。不但不如Toys Story或者Monster Inc.有驚驗的橋段,亦沒有史力加的反童話的深度,很明顯只是投觀眾所好引人發笑便算,如果要從中得到什麼深刻的印象,對不起,他一定不能滿足你。

最難頂當然是這類型卡通不能缺少的一環,到結局之前一隻動物總會對另一隻動物,或者係一隻玩具對另一隻,又或者係怪獸.....講:我地係好朋友呢架嘛(或者係我係你最好朋友,諸如此類)。扮溫情,博取感動,可惜我有點兒發抖,真的有點嘔心,對小朋友而言可能真的會感到兩位主角終於和好如初啦,好不興奮。不過對我這個已經毫無童真的人,插入擺明sell煽情的一幕只會讓我吃不消.......而且還不斷show獅子的頭fing來fing去,讓觀眾看看夢工場的CG怎樣把每一條毛髮都做得很精細...

說起動畫,日本始終高幾班。荷李活的問題始終是讓電影變成一種公式,每次的故事基本上除了外表,起承轉合都可以猜得到。就算CG如何更細緻又如何?!卡通裡的世界和人物不是應該和真實的世界有段距離嗎?!

還有的是為什麼他仍在sell New York spirit呢?不是已經有點out嗎?

Puccini Discoveries

Puccini Discoveries
soloists, Coro di Milano Giuseppe Verdi,
Orchestra Sinfonica di Milano Giuseppe Verdi, Riccardo Chailly
( 17-24/6/2003)
Decca 475 320-2


於這隻CD說的話可以很多。蒲契尼是我最愛的作曲家之一,他筆下的杜蘭朵更是我最喜歡的歌劇。他多齣的歌劇由首演到現在的百多年間歷久不衰,其實早在學生時期他便矢志一生奉獻給歌劇,亦只會創作歌劇。不過蒲契尼也作過不少歌劇以外的作品,較為有名的是一首弦樂四重奏和米蘭學生時期的作品交響前奏曲。這CD便收錄他多首鮮為人知的作品,其中八首更是世界首次演出,從中可對這位歌劇大師有更全面的認識。

唱片的焦點應是杜蘭朵第三幕的新結尾。眾所周知,蒲契尼未及完成杜蘭朵這齣傑作便於布魯塞爾離世,只遺下第三幕結尾的簡譜。結果出版商委託阿爾方諾(Alfano)在蒲契尼簡譜的基礎下完成杜蘭朵和卡拉夫的二重唱及最後的一段大合唱。不過這個結尾一直都有所爭議,意大利近代作曲家貝里奧便認為阿爾方諾未能呈現蒲契尼的原意及樂曲的偉大之處,因此他重新考驗蒲契尼的原稿自行創作一個全新的版本。

至於為什麼蒲契尼一直不能為杜蘭朵埋尾,CD Booklet的作者指蒲契尼始終覺得歌劇應在柳兒自殺身亡後完結,因此一直不知如何續寫下去。他的前作如托絲卡,蝴蝶夫人等都以女主角的死亡作為整劇的結尾局,所以這是有根據的解釋。其實CD收錄的這個新版本(長達23:13)要由七分鐘左右開始才是貝里奧的配器版(全靠留聲機雜誌評論的指出),樂曲是由柳兒著名的詠嘆調Tu, che di gel sei cinta(妳這冷血的人),亦即是柳兒自殺一幕開始。

聽過後總覺得也要說貝里奧的配器不太像蒲契尼,但較為合理的安排是杜蘭朵由恨變愛之間的一段管弦樂音樂,令劇情顯得較合理。不過最吃不消是貝里奧把最後的大合唱取消了,這是一個讓人氣餒的編排。一個歸於平靜的結尾不但似乎不是蒲契尼的個人風格(他又不是德布西),而且戲劇性大為削弱,看來不是一個明智的編排。倒不如聽回阿爾方諾原來的版本才令人覺得作品真正完結。

至於其他的作品不少是蒲契尼學生時期的作品,而且他對自己的管弦樂創作似乎很不滿意。不過要說成立不過五六年的米蘭威爾第樂團水準很不錯,對一隊如此年輕的樂團而言的確很難得。

Wednesday, July 13, 2005

Janine Jansen

Works by Tchaikovsky, Khachaturian, Saint-Saens, Shostakovich, Ravel, Vaughan Williams and John Williams
Janine Jansen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Barry Wordswoth
(20-21/2/2003)
Decca 475 011-2

Jansen早前本應來港和港樂演布烈頓協奏曲,可惜因病臨時取消。單看CD設計便知Decca顯然想sell她的美貌,但我要談的是唱片曲目的選擇。

一般小提琴與樂團合作的小提琴小品(或者可說是showpieces)唱片的內容大同小異,例如本碟也有的聖桑兩首名作及拉威爾的Tzigane,其餘不是薩拉沙替馬斯奈,便是德伏扎克貝多芬的浪漫曲。本碟便收錄了不少冷門作品,例如柴可夫斯基天鵝湖的Danse Russe,還有蕭斯塔高維契和哈察都量,但也是動聽的。最驚喜當然是收錄了佛漢威廉士的雲雀高飛,一首我很愛的作品。雲雀高飛應當不算冷門,為什麼很少在這些CD裡出現?!如果聽厭了一式一樣的樂曲,這CD起碼能帶來鮮有的新鮮感。也請唱片公司不要再編排曲目接近完全一樣的小提琴精選碟了。

RPO的音色平平而已,樂團聲音不夠厚。舒特拉的名單的original theme的配器有點怪,不像以前Perlman或Shaham的版本,是我聽錯了?!

Beecham conducts Sibelius and Dvorak

Sibelius:Symphony No.2
Dvorak:Symphony No.8
BBC Symphony Orchestra,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Sir Thomas Beecham
(Live recording 8/12/1954, 25/10/1959)
BBCL 4154-2


Beecham是西貝流士的超級Fans,一生致力推廣他的作品。他曾替EMI灌錄整套交響曲,但沒有以新版型式再發行,十分可惜。這個錄音(我最愛的交響曲之一)是1954年現場演出,也為第二增添多一個精彩版本(西貝流士好像不難演得好)。不過我還是較愛Szell/Concertgebouw(Philips,剛再版)及koussevitzsky/BSO(RCA,有日版)兩個演繹。Beecham的速度太快,某些段落欠缺停頓和呼吸的空間。四十分鐘的長度應是第二現存最快的錄音。

德伏扎克的作品除大提琴協奏曲外,我已聽厭了。很不幸,第八交響曲是其中表表者。Beecham的演出輕快自然,但還不如Walter的優美,Walter/Columbia(CBS)的錄音是令唯一我再想聽此曲的理由。Beecham第三樂章中前段突然放慢速度,樂句變得較拖拉。

要補充是全碟的錄音質素頗差,缺乏空間感,多少有點失真。以1954及1958年的錄音而言未免太差。西貝流士第二的首樂章中間更突然有名觀眾大叫一聲,不知為何。錄音的質素可能大大影響我對CD的觀點,因為不懂樂理的我更難聽得到什麼...

Thursday, July 07, 2005

Very Last Words

再想補充,我愛音樂,我愛電影,可惜我對電影理論一知半解,更不懂得演奏任何樂器或樂理。不過我還是要跟自己作對,在這裡多開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就是想記下對聽過的音樂,看過的電影,或者其他更多完全沒有關連的物件,人物,地方,書藉等等的感覺及幻想。因此這裡每篇都是有主題性,就某樣objects借題發揮,不是其他的日記(我真的很多..)裡信手拈來的說話或日常生活感想。我突然覺得要另覓地方記下這些東西,所以便坐言起行,而且,唯有開了account我才會有動力用文字去寫低記低,不然又只會淪為空談,我實在經常這樣做。


我想過最後什麼會在這裡出現,當然可以好「雜崩lung」,但把身邊出現的事物物件記載下來,或者可以客觀地量度一個人是如何過活,我總這樣以為,就像一個看Land of Plenty和看龍咁威2的人生活應大有分別罷(雖然我兩套都睇喎..)。


不過無論我喜歡的是王晶或者是王家衛,這裡的每個字都是很個人的感想和體會。就像寫寫有關CD的東西,我不能像其他評論一樣聽到某某人的演出有無錯音,exactly每樂句是好是壞,某樂段被縮減了或者未演奏到fff,某人係唔係用好多rubato,甚至走去同其他版本比較。這些我一概做不到,因為我根本不懂樂理,手中也沒有樂譜,所以寫低的只是一個不懂卻愛音樂的人聽過後的感想,絕對唔專業,亦無法可依,只是很很很膚淺的文字。既然如此,我仍想寫,因為這樣我才會更留心去聽,才會慢慢學懂甚樣更好地去欣賞罷。電影也不例外,或者任何事都是這樣,不過,最直接的辦法都係去學琴.....唉...

Wednesday, July 06, 2005

還要說的

所有在這裡記下的只是我很直接的感受感覺
就是這樣簡單

Tuesday, July 05, 2005

又來了...

這已是我在網上所開的第十個online diary
再開一個新的
因為我想說
而我想說的未免太多了